科思科技实控人突遭调查 治理迷雾叠加业绩困局

科思科技实控人突遭调查 治理迷雾叠加业绩困局

hyde321 2025-08-20 装修装饰 2 次浏览 0个评论

  2025年8月19日,科创板上市公司(688788.SH)公告称,实际控制人、董事刘建德因被国家监察机关实施留置和立案调查,暂无法履行职务。尽管公司强调刘建德“未担任除董事外任何职务”,且日常经营由高管团队负责,但市场反应剧烈:公告次日股价开盘即20%跌停,市值单日蒸发逾28亿元,投资者恐慌性抛售凸显对治理层稳定性的深度担忧。

  实控人突遭调查,治理迷雾叠加业绩困局

  刘建德的涉案性质引发多重猜测。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董智毅指出,留置措施通常涉及职务违法犯罪调查,多与反腐案件关联。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职务变动的蹊跷时间线:2025年6月,刘建德在任期届满前一个月突然辞任总经理;7月董事会换届中,这位长期掌舵的创始人未能连任董事长,仅保留董事席位。两月内密集卸任核心职务,如今看来似为调查风暴埋下伏笔。

  作为持股37.93%的绝对控股股东,刘建德个人危机已与企业命运深度捆绑。公开资料显示,他是科思科技技术路线的核心设计者,主导了公司从传统军工设备向“智能芯片-装备-大模型”垂直整合的战略转型。然而,战略雄心背后是持续扩大的财务黑洞:2022至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超7亿元,2024年亏损同比扩大31.94%至2.92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虽增长45.24%,净利润仍深陷-5835万元泥潭。研发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2024年研发费用2.66亿同比增8%,占营收113%)、传统指挥设备收入暴跌42.28%、应收账款74%账龄超1年形成坏账堰塞湖——这些长期痼疾在实控人涉案的催化下,骤然升级为信任危机。

  财务风险链承压?

  科思科技的财务风险图谱在实控人风波中彻底显影。资产质量恶化成为首要隐患:截至202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高达7.46亿元,占营收比例214%,其中5.53亿元(74%)账龄超过1年,坏账计提比例升至26.1%。尽管公司辩称主要欠款方为“资金雄厚的军工集团”,但年报问询函揭露,某代号TC客户长期拖欠款项,已迫使公司采取发律师函等追偿措施。同期存货余额3.77亿元,跌价准备计提比例达25.73%,存货/营收比高达128%,显示备货严重过剩且变现能力堪忧。

  现金流枯竭逼近警戒线。近三年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2024年经营活动净流出7050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更因理财赎回中断骤降2776.55%。2025年一季度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元,同比恶化101.22,货币资金较年初减少10.28%至11.76亿元,但同期部分银行账户曾因合同纠纷遭冻结(涉资5.27亿元),流动性实际承压远超账面所示。

  募投项目失控进一步暴露战略失调。IPO募资超19亿元中,53.85%资金被挪用于补流偿债,核心项目“电子信息装备生产基地”搁置四年未动工,直至问询函压力下才于2025年6月竞得土地。而原计划2023年完工的研发技术中心建设进度仍为0%,延期至2026年的规划与公司宣称的“人工智能装备突破”形成刺眼反差。

  深层矛盾在于业务转型的断链风险。智能无人系统等新业务虽增长113%,但收入占比仍不足支撑大局;持续高研发投入未能转化为盈利产品,反而加剧亏损。当实控人涉案切断潜在资源纽带,公司既失去传统军工订单优势,又难握新兴技术话语权——这种“两头落空”的困局,恐使7.35亿元定期存款也难填经营失血的无底洞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科思科技实控人突遭调查 治理迷雾叠加业绩困局》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