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上调MSCI中国指数12个月目标点位。
7月28日,高盛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等人发表最新研报表示,维持对中国股市在亚太区域内“超配”的立场,将MSCI中国指数的12个月目标点位从85点上调至90点,这意味着该指数较上周五收盘价还有11%的上涨空间。
高盛的研报指出,经过6月至7月大半时间的盘整后,中国股市近期突破震荡区间,MSCI中国指数与沪深300指数分别创下四年新高和年内高点。除二季度GDP数据强劲、部分重点行业“反内卷化”的应对措施、港股IPO市场复苏、南向资金流入创纪录以及外资增持意愿与目前持仓的显著差距外,国际贸易紧张局势缓和或是推动股市涨势加速的关键因素。
过去一周,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的提振下,基建承包商、水泥生产商和电力设备制造商等市场预期受益板块股价大幅上涨。高盛认为,市场的反应机制表明了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情绪积极转变,尤其是政策风险溢价降低、对政策有效性的信心恢复,以及对政策驱动型投资机会(包括“反内卷”)的重新关注。
谈到“反内卷”,高盛强调,审慎且有效的执行是可持续提升多个周期性行业盈利能力的关键。“从市场角度看,我们认为需要更深层次的改革(涉及政府补贴做法、财政收入及国企与民企之间的公平竞争环境)以解决根本原因。如果政策干预导致产出价格(如PPI)上涨,能源、公用事业和材料将不成比例地受益。”高盛表示,主题上,行业整合应有利于大型龙头企业,它们更有可能享受潜在的市场份额提升和盈利能力上行,从而推动股市(市值)集中度上升。
今年以来,南下资金以创纪录速度流入港股,截至7月28日,年初至今已净流入8292.81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额。考虑到内地投资者对收益率和离岸AI科技敞口的强劲需求,以及活跃的香港IPO市场扩大了南下可投资范围,高盛将2025年南下净买入预测从1100亿美元上调至1600亿美元(约合1.15万亿人民币)。
“中国重回国际投资者视野,我们6月和7月全球路演的客户反馈显示,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兴趣升至近年高点,”高盛在研报中提到,新兴市场及亚洲基准共同基金自去年底以来已适度增配中国,但对冲基金及全球主动管理机构的配置仍接近周期低位。尽管4月以来美股快速反弹可能降低了投资者果断行动的紧迫性,但许多人已选择通过IPO及增发进行战略性再平衡,这从今年香港新股外资基石投资者参与度创5年新高可见一斑。
这主要由以下因素驱动:从美国市场分散配置的需求、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潜力、中国AI模型/应用的崛起、对民营企业监管收紧周期可能见顶的预期,以及中国相较全球主要股指的深度估值折价。
高盛还指出,A股与H股并非非此即彼的二选一,两个市场在一个充分多元化的、以中国为核心的投资组合中,各自提供了独特的价值主张与主题机会。具体而言,H股侧重于AI科技映射,A股则具备高且稳定的股息收益,以及小盘股的独特alpha。
具体到行业方面,高盛建议将保险板块上调至超配,因保险估值更具吸引力且对股市具备更高的间接敞口;同时将材料板块上调至超配,以增强组合对“反内卷”主题的敏感度;同时将房地产板块下调至标配。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高盛上调MSCI中国指数目标点位,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兴趣升至近年高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