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高检7月25日消息,检察机关在履行行政检察职责中,对地方涉企信用惩戒适用中存在的执法司法不规范问题进行监督,2024年1月至2025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办理社会信用领域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366件,其中,办理行政机关信用惩戒不当案件557件、失信违约案件260件,办理法院信用惩戒措施不当案件549件,帮助涉案企业及时修复信用,推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一是在行政执法中,存在部分行政机关涉企行政处罚信息公示不及时、不当适用信用惩戒措施等情形。涉企信用修复主要存在部分行政机关失信行为公示信息归集不规范、信息修复告知不及时等问题。检察机关全面审查被执行行政行为的同时,同步审查行政机关所作列入、移出违法失信名单决定的合法性,加大对信用惩戒措施的监督。
二是在行政非诉执行案件中,存在违法纳入或未及时删除被执行人失信信息,错列企业为失信被执行人等情形。有的是被执行人被错误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或已提供充分有效担保,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或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法院已经执行完毕,但未及时删除被执行人失信信息,导致被执行人不良信用记录持续存在。
三是在执行转破产案件中,存在部分执行终结后未依法恢复企业信用等不正确适用信用惩戒措施情形。一些适用破产程序的案件,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终结执行,或者穷尽执行手段未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企业仍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或者企业法定代表人被错误限制高消费等,影响司法公信力。
最高检表示,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对重振经营主体信心、激发创新和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检察机关提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主体要依法经营、守护企业信用;如被错误列入失信对象,或到期应被终止失信公示等问题,有权申请信用修复,有关部门应履行信用修复告知义务并及时删除失信公示信息,修复企业信用、消除不良影响,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最高检指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积极参与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加强涉企信用惩戒执法司法监督,联合法院、行政机关建立社会信用惩戒与信息修复衔接机制,促进政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涉企信用惩戒不规范,最高检:将加强涉企信用惩戒执法司法监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