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以教育为主题的演讲中,复旦大学校长谈到今年招生方式有新变化

这场以教育为主题的演讲中,复旦大学校长谈到今年招生方式有新变化

hyde321 2025-07-12 装修装饰 6 次浏览 0个评论

人工智能正加速重塑教育形态,面对“AI焦虑”,如何科学地辨别时代之变,又该如何坚守初心?

2025年7月12日,上海,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带来题为《AI时代,教育的“变”与“不变”》的主题演讲。 上海虹口区教育局 供图

7月12日下午,第三届北外滩教育发展论坛在世界会客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带来了题为《AI时代,教育的“变”与“不变”》的主题演讲。

“变的是适应时代的模式,不变的是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化发展的内核。”金力阐释了人工智能浪潮下高等教育的坚守与变革,并首次详细解读了复旦大学以“项目制”替代“专业制”招生的创新实践。

他以复旦举例,120年校史是一部从教育救国、报国迈向强国的奋斗史,立德树人始终是融入血脉的追求。面对AI引发的全方位教育变革,复旦坚持守正创新——守育人初心之“正”,创教学体系之“新”。学校已历经三轮重大教改:通识教育(1.0版)、“2+X”本科培养(2.0版),以及当前积极拥抱AI、推进“三个所有”体系的新世纪教改3.0版。

“百年变局下,创新强国命运系于拔尖创新人才。”金力指出,复旦肩负培养“干细胞式人才”的新使命。这类人才分两类:拓展人类认知边界的原始创新者,以及攻克“卡脖子”难题、服务产业的交叉融合创新者。为此,复旦构建“四个融合”自主培养体系:多元融通赋予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本研融通打造人才成长高速路,招培用融通响应国家战略,教与学融通深度融入AI赋能。

金力认为,大学教育坚守以人为本,但培养模式需突破壁垒。复旦以本研融通为核心理念,按原始创新与交叉融合“双主轴”,设计四类贯通式项目:一是基础研究长学制项目,攀登科学珠峰的硬核训练;二是专业导向本专硕博项目,产学交替培养高层次应用人才;三是交叉融合项目,如本科双学位、“学科博士+AI硕士”;四是立交桥模式,提供灵活路径切换机制。

目前高考录取正在进行中,复旦大学在上海的综评录取分数线创出新高,引发广泛关注。在此次演讲中,金力表示,复旦今年的招生方式有了新变化,不再以传统的学科和专业招生模式,而全部以项目制招生,一共新设120余个培养新项目,成为全国首创。

AI正颠覆以知识传递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复旦大学主动出击,一年内完成“AI大课”1.0到2.0的升级:1.0版建成116门AI课程,实现“三个100%”渗透:AI课覆盖全体本研生、AI+教育覆盖全部一级学科、AI素养要求覆盖全部专业;2.0版聚焦“师生共创”,年立项超百个AI教创项目,建设300个AI案例及智慧平台,构建自学自教自评新生态。

金力介绍 ,复旦近年着力发展新文、工、医科,以交叉为创新引擎。新工科是爆发点,2025年高质量建设六大创新学院,突破传统学科目录,直连基础研究与产业场景,通过大平台、大团队贯通创新全链条,培养学生“0到10”系统创新能力,塑造特色鲜明的新工科布局。

金力最后表示,站在第三个甲子的新起点,复旦将全面拥抱AI,在变与不变中深化改革,源源不断培养“干细胞式”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社会贡献更大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这场以教育为主题的演讲中,复旦大学校长谈到今年招生方式有新变化》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