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数到体验:三星Galaxy Z系列为何仍是折叠屏第一选择?

从参数到体验:三星Galaxy Z系列为何仍是折叠屏第一选择?

hyde321 2025-07-10 装修禁忌 4 次浏览 0个评论

从参数到体验:三星Galaxy Z系列为何仍是折叠屏第一选择?

折叠屏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生产力革命。

7月9日,三星电子发布新一代折叠旗舰Galaxy Z Fold7,以及小折叠Galaxy Z Flip7。其中,三星Galaxy Z Fold7售价13999元起,Galaxy Z Flip7售价7999元起,两款产品均在轻薄度、影像、AI等能力上再创新高。

此外,三星Galaxy Watch8系列智能手表也同步推出,全系搭载3nm处理器与Wear OS 6系统,起售价2299元。

折叠屏量产问世六年以来,尽管历年销量增长迅猛,但在市场规模上却始终难以与直板机相较。除硬件上的桎梏外,应用场景创新也一直是折叠屏厂商亟待解决的问题。究竟如何才能发挥折叠形态的最大价值?在这场发布会上,三星给出了一个“折叠+AI”的高分答卷。

Galaxy Z Fold7:大屏 X AI,全面生产力工具

将三星Galaxy Z Fold7置于手中,最明显的感受是更轻、也更薄了。

三星Galaxy Z Fold7重量仅为215克,比三星直板旗舰Galaxy S25 Ultra更轻。折叠状态下厚度仅为8.9毫米,是目前市面上最轻的折叠旗舰之一。作为对比,iPhone 16 Pro Max的厚度为8.25mm。对折叠屏的目标受众而言,曾经最困扰的厚和重痛点已经基本解决。

从参数到体验:三星Galaxy Z系列为何仍是折叠屏第一选择?

轻薄程度提升得益于三星独特的硬件创新能力。例如,全新超薄精工装甲铰链凭借升级的水滴形设计与多轨结构,不仅提升了轻薄度,也带来了均匀分散应力的效果,从而明显淡化了折痕。并且,轻薄并未影响三星Galaxy Z Fold7的耐用性,其外屏盖板、主屏幕和边框都变得更加坚硬、耐摔。

如果说轻薄是意料之内的提升,那么大屏体验则是三星Galaxy Z Fold7带来的新惊喜。和前代相比,三星Galaxy Z Fold7另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屏幕变得更大了。

三星Galaxy Z Fold7的主屏幕搭载一块8.0英寸的第二代动态AMOLED显示屏,相较上一代面积增大了11%。最直观的影响是,观影视野变大、沉浸感更强,在多任务处理时效率也更高,与专为大屏优化的Galaxy AI工具结合,成为了真正的“生产力工具”。

从参数到体验:三星Galaxy Z系列为何仍是折叠屏第一选择?

以内容编辑为例,在Galaxy AI的加持下,三星Galaxy Z Fold7能够帮助用户一键清除图片中的路人、音频橡皮擦可以降低背景噪音。过去需要外接设备或专业软件才能实现,现在用户只需要在这台手机上动动手指即可实现。

大屏与AI结合的妙用当然不止于此。三星Galaxy Z Fold7首次搭载了Samsung One UI 8,基于折叠屏形态特性深度整合了Galaxy AI能力,也最大程度地放大了折叠屏的优势。

例如,升级后的智能拖放,允许用户将AI结果视图以独立分屏或者浮窗方式呈现,或者将应用中的图文内容通过分屏模式在多窗口中实现应用间的丝滑流转。用户可以在任意界面随时将喜爱的内容拖拽至智能收藏,也可随时将收藏内容拖出。结合绘图助手和笔记助手使用,手机也可变身移动创意工作站。

Bixby(三星人工智能语音助手)也迎来升级。它融合了多模态AI技术,能够回答用户的相关提问,和它对话,还能够帮助用户快速生成多种风格的个性化音乐,在用户进行视频通话时,还能快速的获取周边信息,对图片进行搜索和问答。

三星向来不在影像能力上令人失望,三星Galaxy Z Fold7当然也是如此。这是Galaxy Z系列中首款搭载2亿像素广角摄像头的机型,主屏幕还配备1000万像素的100度自拍镜头,可利用折叠屏悬停拍摄的特性实现更多创意构图,无论是图像清晰度还是色彩深度都有显著提升。

Galaxy Z Flip7:小折叠的超级进化

五年前,三星用一台颜值与玩法皆令人眼前一亮的Galaxy Z Flip开启了小折叠的历史。如今,小折叠赛道尽管已经挤满了参赛选手,但当Galaxy Z Flip7出手,仍是被不断模仿的标杆。

从参数到体验:三星Galaxy Z系列为何仍是折叠屏第一选择?

和大折叠相似,三星Galaxy Z Flip7无疑也变得更薄了,但这并不是“主菜”。外形上,这款手机最大的变化同样是屏幕:外屏搭载了一块Super AMOLED 4.1英寸全面外屏,并且将边框做得更窄,用户视野变得更大,而在120Hz屏幕刷新率的支持下,操作玩法也丰富了不少。

用户能够通过外屏的实时窗查看应用的状态,其中当然也包括网约车、外卖、音乐、航班火车软件等第三方应用,此外还有“千人千面”的每日信息推送,包括路况、提醒、快递、热榜、日程和健身总结等。

这一切当然也需要Galaxy AI的加持。三星Galaxy Z Flip7搭载专为Galaxy定制的3nm处理器,并且同样预装了Samsung One UI 8系统,提供为Flip折叠形态优化的多模态AI体验。在三星Galaxy Z Fold7中大幅改善交互体验、融合了多模态AI技术的Bixby同样搭载于此。

影像始终是小折叠受众的刚需。三星Galaxy Z Flip7主摄配备一枚5000万像素广角摄像头和一枚1200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支持立式自由拍摄和增强的超视觉引擎,在画面更清晰之余,与AI结合的拍摄玩法也更富有创意。

例如,实时滤镜功能支持即时预览,同时优化立式自由拍摄系统的成像效果。配合新增的滑动变焦条,用户只需轻轻一滑,即可快速变焦,让照片更加完整。在开启双重预览功能后,拍摄者与拍摄对象可同时查看画面构图,“出片”不再是一件靠运气和手法的事。

最后一个惊喜是续航。三星Galaxy Z Flip7配备Galaxy Z Flip系列史上容量最大的4300mAh电池,进一步改善了小折叠续航时间短的痛点。无论是续航、智能化、影像还是便携度,三星Galaxy Z Flip7都已经成为了成熟可用的主力机型。

在这款产品之外,三星还为消费者提供了另一种更优惠的选择:三星Galaxy Z Flip7 FE。它的主屏幕更加小巧,展开后为6.7英寸,同样支持5000万像素立式自由拍摄,起售价仅为6499元。

三星仍是折叠风向标

一年一度的Galaxy Z系列回归,证明了三星仍然是折叠屏行业技术与体验的风向标。

早期折叠屏还存在诸多硬件技术难点:厚、重,折痕明显,铰链耐久性差,外屏易碎、返修成本高,这也是此前阻拦消费者购买折叠屏的主要因素。然而,作为全球少有的拥有垂直整合供应链能力的手机厂商,三星能够快速实现屏幕、铰链等技术的升级,并且借助自身供应体系优化成本,实现更快的技术迭代。

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每一代折叠屏更新,三星都能够实现参数上的领先,并且不以功能阉割为牺牲。其他厂商可能会在轻薄、电池等单一维度上实现短暂超越,但三星仍然能够凭借技术积淀和全链路垂直整合能力主导行业走向。

当然,参数竞争并非折叠屏的全部。随着供应链能力的快速进步,折叠屏已经不再困顿于大而厚重,实现了从“能用”到“好用”的突破,也成功敲开了大众市场的大门。不过,刺激消费者购买折叠屏的核心因素并非“折叠”形态,更重要的是大屏带来的与直板机完全不同的体验。

这显然不是硬件优势即可解决的问题,而是真正依赖产品力的时刻。而产品力,向来是三星的“统治区”。

业内的一个共识是,折叠屏是撬动AI体验的最佳移动终端形态,而AI也是让折叠屏实现体验更新的最佳催化剂。基本逻辑是,折叠屏足够大,只要尽可能地把它做得轻薄,再辅以更强大的智能体验和更具人文关怀的交互手段,就能够不断放大其优势,让轻便与生产力实现最佳结合。

许多厂商对于AI功能的处理都聚焦在写诗作画等炫技功能上,但三星的观点是,AI不仅是某一项功能的花样,而是重构用户体验的底层逻辑。三星Galaxy Z Fold7搭载基于 Android 16 打造的Samsung  One UI 8,令三星先进的AI平台率先应用在折叠设备上,使用户拥有前沿安卓体验。

这种软硬件协同构建完整生态的产品力,是三星折叠屏销量始终占据全球头把交椅的底气——自2019年推出首款折叠屏手机以来,三星已连续6年保持全球折叠屏手机销量第一。

三星用Galaxy Z Fold7和Z Flip7再次证明:真正的创新不仅是参数比拼,更要重构体验。三星不仅定义了折叠屏的现在,更在塑造着移动计算的未来。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从参数到体验:三星Galaxy Z系列为何仍是折叠屏第一选择?》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