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全球基金布局ETF有“新动作”,主动权益大厂还能在红海中杀出一条路吗?

兴业全球基金布局ETF有“新动作”,主动权益大厂还能在红海中杀出一条路吗?

hyde321 2025-07-03 装修常识 2 次浏览 0个评论

界面新闻记者 | 韩理

随着市场的变化,以主动权益基金见长的基金公司也在积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近日,兴证全球基金的一份采购公告透露了公司产品布局的新动向。在采购单中,深圳市赢时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赢时胜估值和PCF系统中标了兴证全球基金ETF系统项目,采购金额为187万元。

对此兴证全球基金相关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目前该业务还在研究讨论中。

界面新闻注意到,在2024年末公募基金非货管理规模排名前30的公司中,以主动权益著称的公司仅有兴证全球、中欧、交银施罗德、东证资管没有布局ETF业务。

当前ETF市场竞争激烈,截至6月30日,全市场55家资管机构发行的ETF合计管理规模达4.31万亿,较去年年底增长了15.57%。这55家公司中有12家公司的ETF规模超千亿,合计管理规模在ETF总规模中的占比高达80%,这无疑加重了后入局者“出圈”的难度。

兴业全球基金布局ETF有“新动作”,主动权益大厂还能在红海中杀出一条路吗?

华东某ETF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未来ETF的竞争面临多重难题。一方面,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热门指数与赛道的ETF产品高度集中,指数编制方式虽层出不穷,但产品间差异甚微,导致投资者难以抉择,加剧市场竞争;另一方面,费率竞争压力巨大,在政策推动下ETF降费已成趋势,头部基金公司纷纷将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压至低位,而ETF业务在系统研发、人才储备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刚性成本居高不下,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易引发行业价格战,对中小基金公司生存形成挑战。

即便是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不少基金公司仍选择入场。

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表示,近年来,ETF凭借低费率、高透明度和交易便捷性,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通过布局ETF可以满足投资者对被动投资工具的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还能拓展业务边界。

界面新闻了解到,想要从0开始布局ETF并不容易,系统的采购只是初级阶段。永赢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蔡路平告诉界面新闻,在硬件投入之后,更需要打造一支涵盖投资经理、研究员、交易员及风控人员的专业团队,并通过明确分工和高效协作机制确保业务平稳运行。

比如在ETF业务中,申购赎回清单(PCF)的编制与运作为重中之重作为连接ETF一二级市场的桥梁,若PCF出现数据错误(如成分证券数量计算偏差、现金替代标识设置失误等),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申赎成本偏离预期,甚至引发市场套利机制失衡。因此,基金公司必须建立完备的ETF制作流程与风控机制,通过投资、交易、风控、运营等多团队紧密配合、互相验证,确保 PCF编制精准无误,为ETF业务夯实稳健的运作基础。

而在布局之后,ETF的运营维护成本也比较高。有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布局ETF的成本分为前期一次性投入和后期运营的持续投入。一次性投入除了上述提到的系统、团队的搭建,还有指数的合作与授权等;而后期运营的持续投入则包括系统的日常维护、产品的运营和做市商的服务费用等。“简单来说,想要从头开始发一只ETF基础投入可能要大几百万到千万。”

兴证全球基金为什么要在这时候布局ETF?对此问题公司并未进行正面回应。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崔悦分析认为,当前时点布局ETF,或源于市场环境、监管导向和自身战略调整的多重驱动。在市场环境层面,投资者对ETF的需求持续上扬,其低费率、高透明度、交易便捷等工具特性,契合了各类投资者的多元需求,逐渐成为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另一方面,监管层积极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出台政策建立快速审批通道,并鼓励将指数基金纳入养老金等长期资金配置范围,从制度层面为ETF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

曾方芳亦表示,此时入场ETF,既是顺应被动投资的浪潮,也是应对主动权益业务增长乏力的转型尝试。

近几年兴证全球基金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确实在持续缩水。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兴证全球基金偏股型和股票型基金规模为791.9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上述基金规模为818.14亿元,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同样是偏股型和股票型基金的规模高达1255亿元。

在面对公司重点业务规模缩水时,兴证全球基金也在寻求业务上的变化。自2022年以来,该公司布局了近10只债券型基金,固收规模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也时隔多年重新布局指数增强型产品。

事实上,在市场持续震荡,主动权益基金普遍面临规模下滑的困境,之前以主动权益产品为支柱的基金公司也在积极谋求新的发展路径,而将固收、指数增强基金作为业务增长切入点似乎也是这些公司的优选选择。

以中欧基金为例,从2022年开始,分别在固收、指数增强、场外指数基金等方面进行了产品布局。在固收领域,中欧基金除了布局产品,还在业内广纳人才,这种大刀阔斧的行动也让中欧基金的固收规模有了肉眼可见的增长。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底,中欧债券基金规模已经超过1400亿元,而在2022年二季末时,该公司债券规模不到600亿元。

崔悦对此分析认为,当市场持续调整、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下降的环境下,避险需求大幅推升了固收类产品的吸引力,基金公司优先响应这一迫切需求是自然之举。其次,指增产品兼具跟踪指数的透明性与获取主动超额收益的潜力,在投资者既希望降低波动风险又不愿完全放弃更高回报的阶段,展现出独特的过渡价值。同时,对于指数管理经验相对薄弱的公司,发展指增业务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妥的切入点。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兴业全球基金布局ETF有“新动作”,主动权益大厂还能在红海中杀出一条路吗?》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