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身处一个供应链持续扰动的世界 ——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这个不确定性与波动性日益凸显的世界,供应链韧性已成为全球企业的核心关注点。马士基(OTC:AMKBY)推出的播客《新常态:在持续扰动的世界中构建韧性供应链》深入探讨了影响全球贸易的诸多因素,以及托运人如何在这些挑战中实现发展。
地缘政治已成为影响供应链的核心议题。全球托运人论坛董事詹姆斯・胡克姆在讨论中强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政策变动是导致贸易中断的重要原因。他建议托运人、出口商和进口商 “做好准备,迎接持续的不稳定”。
“当前世界似乎正处于一种不同的范式中,” 胡克姆指出,扰动并非仅由政治因素引发,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和劳资纠纷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马士基全球业务韧性负责人泽拉・郑对此表示认同,她指出扰动正逐渐成为全球贸易运营中的一个长期因素。她将这些挑战称为 “复合扰动”,即多种问题交织在一起,给企业带来复杂的难题。
“我们正进入一种‘复合扰动’的新思维模式,各类问题接踵而至,” 郑表示,这意味着企业需要适应一个扰动持续且多面的环境。
2025 年中期,企业面临着几大关键挑战。关税不确定性(尤其是美国关税)的影响尤为显著。郑指出,关税相关的法律存在模糊性,特别是在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作出裁决之后。“一个新的变数正在浮现…… 给托运人带来了不确定性,” 她警告称,这些法律层面的波动可能会对物流和贸易策略产生广泛影响。
气候风险也是一项严峻挑战。有预测显示,欧洲今年将迎来更炎热干燥的天气,郑强调需要警惕野火、飓风等自然现象。
“总体天气模式似乎比过去两年温和一些,但某些地区仍需密切关注。” 这些环境扰动要求供应链领导者将气候韧性纳入战略规划中。
在这种持续扰动的背景下,一个问题应运而生:企业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还是 “观望” 态度?
胡克姆给出了明确的观点,主张采取积极措施。
“你将需要更多的人来帮助你。这不是常规业务,” 他强调,必须做好人力资源和战略计划的准备,以应对复杂且快速演变的挑战。
郑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积极主动的理念,反对自满。
“实际上,我们不会要求或建议客户只是观望,” 她说。相反,她强调了及时掌握风险可见性和进行情景规划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潜在情景并准备可行的应对措施,企业不仅可以预测风险,还能在扰动出现时增强快速有效应对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数据发挥着关键作用。现代供应链中可用的海量信息为韧性建设提供了强大工具。郑强调,关于扰动的历史数据(如飓风后港口的恢复时间)可以为战略决策提供指导。
“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思考‘这对我的货物、我的时间线以及我的选择意味着什么’,” 她指出,数据在预测和缓解风险方面是一项战略资产。
数字化进一步成为未来韧性建设的基石。胡克姆呼吁对供应链流程进行数字化改革,摒弃传统且相互脱节的系统。
“建议(托运人)不应基于常规业务情况,而应基于危机中的业务情况来评估商业案例,” 他还敦促企业利用技术增强实时洞察力、互操作性和安全性。在扰动并未减弱的背景下,数字化准备能使组织保持敏捷性和竞争力。
两位专家都强调,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的合作是一项重要策略。胡克姆表示:“承运人正积极投身于这项业务中,” 这表明行业内合作的意愿日益增强。这种合作可以促进关键信息在供应链中的流动,使各方都能做出明智决策,并形成克服扰动的集体方法。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做好准备!” 持续扰动成为供应链韧性建设的新路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