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援乌克兰,美国打的从来都是,一笔一本万利的生意经。
曾宣称 "24 小时内解决乌克兰危机 " 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突然宣布要武装乌克兰,这波态度大转弯,着实令人咋舌。
大概是自己也觉得变脸太快,特朗普赶紧出来 " 挽尊 ",称现在美国援乌的武器装备由北约买单,美国不再做赔本买卖了!
当地时间 2 月 28 日,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会晤时发生争吵,不欢而散。图为特朗普在白宫迎接泽连斯基抵达。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这话听着,仿佛过去三年多的对乌援助,都是赔本赚吆喝一样。
事实上,美国对乌军事援助,从来不是什么 " 赔本买卖 ",反倒成了美国军工复合体的摇钱树。这些援助资金大部分最终回流美国本土,给军工行业带来巨额利润、撑起大量就业。
尽管特朗普的 " 武装乌克兰 " 新计划还未公布细则,但只要算算过去三年多的经济账就不难发现:美国援助乌克兰只是 " 小目标 ",对美国军工复合体来说,这实际是门赚得盆满钵满的 " 大生意 "。
据美国事实网统计的数据显示,自 2022 年 2 月以来,美国已通过援助计划向乌克兰拨款约 1828 亿美元,实际支付 840 亿美元,而这当中 90% 的钱,最后都流回了美国自己的腰包。
美国给乌克兰卖武器,主要靠两个路子:" 乌克兰安全援助倡议 "(USAI)和 " 总统提取权 "(PDA)。
但不管走哪条道,最后把真金白银揣走的,都是美国的军工复合体。
" 乌克兰安全援助倡议 ",是让乌克兰政府能够直接与洛克希德 · 马丁或雷神导弹公司等美国军火巨头签合同买武器,钱则由美国国防基金来掏。
自从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已经有数百亿美元的资金进了军火商的口袋,还顺带为大量美国国会议员的选区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算盘打得那叫一个响。
乌克兰战场上最依仗的武器,几乎全在美国制造,从阿拉巴马州制造的 " 标枪 " 导弹,到西弗吉尼亚州、阿肯色州和得克萨斯州造的制导多管火箭发射系统 ( GMLRS ) 。就连夜视设备、医疗用品和小型武器弹药等小件物品,也清一色贴着 " 美国制造 " 的标签。
亚利桑那州的雷神公司忙着生产 " 爱国者 " 导弹系统,通用动力公司则把炮弹生产线铺到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和德克萨斯州等多个州。这些企业手里,都攥着数十亿美元的合同。
比如,俄亥俄州靠着援助乌克兰的单子,失业率有所下降。2023 年,失业率从 4% 降至 3%,就业不足率从约 8% 降至 6%。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有些美国国会议员的选区,单是获得的军工项目就超过十亿美元。
这账算得明明白白。
总统提取权(PDA)则是允许美国总统从库存中调拨武器给乌克兰。这看似清库存的操作,实则给军火商送来了新商机。
例如,美国援助了乌克兰大量 " 毒刺 " 式肩扛防空导弹,然而事实上,这种导弹的生产线早在 20 年前就已经停产。
当美国库存武器储量下降,就要进行补充,所补充的武器必然更为昂贵。美国将库存的 " 毒刺 " 导弹援助给乌克兰后,转头就签了一份价值 6.246 亿美元的合同,要军火商重新开启生产线。
这等于说,军援乌克兰不但替美国军火商清了库存,还给他们提供了新的订单。一套 " 组合拳 ",可谓打得滴水不漏。
俗话说 "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乌克兰这场危机简直成了美国军工企业的摇钱树。
7 月 10 日,德国总理默茨表示德国将购买美国制造的防空系统。默茨在罗马举行的乌克兰复苏会议期间表示:" 我们还准备从美国购买更多爱国者系统,提供给乌克兰。"
不只是德国,据《纽约时报》报道,北约秘书长吕特表示,至少有八个北约国家准备向美国支付武器费用。
如今北约成员国又定了调,决定在 2035 年前将年度国防开支提高至国内生产总值的 5%,往后援助乌克兰这门生意的赚头只会越来越大。
一个爱国者导弹发射装置的制造成本约为 10 亿美元,具体取决于型号;导弹每枚成本约为 370 万美元;联合空地导弹每枚售价约为 150 万美元;而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每枚导弹的成本至少为 100 万美元甚至更多。
甚至可以说,危机延宕得越久,美国军工复合体的腰包就越鼓,这笔战争财发得就越大。
在美国大发战争财的同时,乌克兰和俄罗斯仍在战事中挣扎。俄罗斯在遭到制裁的同时,未来还可能要为美国兜头砸下的关税 " 买单 "。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嘴上都是和平,心里全是生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